向特首及財政司正副司長就關注惡劣天氣下港股市場繼續開市安排的公開信
尊敬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及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先生:
關注惡劣天氣下港股市場繼續開市的安排
自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先生於2021年7月提出研究在惡劣天氣下港股市場繼續開市的建議以來,本會一直密切關注此議題。在2023年2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在2023-20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港交所將探討一系列旨在優化交易機制的建議,其中包括在惡劣天氣下市場繼續運作的安排。本會作為香港工會聯合會屬會之一,同時代表著會下超過6,000名從事證券、期貨及資產管理等領域的從業人員,一直致力於爭取及維護業界權益,同時提升業內人士的福祉。本會深知,一旦這項安排實施,將直接關乎到前線從業人員的權益與安全。為此,本會已透過傳媒及公共渠道,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勞工及福利局等政府部門傳達業界意見。本會強調,若政府在未充分完善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強行推出在惡劣天氣下開市的措施,本會將予以反對!
應充分完善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才推行在惡劣天氣下開市的措施
雖有意見以為,在惡劣天氣下繼續開市可以促進股市的流動性,並提供機會使小部分機構投資者進行完美的對沖或結算,但這同時極大地增加了證券從業人員的安全風險。以澳門的賭場為例,即使在風暴期間也會暫停營業。實際上,香港每年因惡劣天氣而暫停交易的日子平均只有1-2天,因此本會質疑政府是否有必要因這寥寥可數的日子而進行如此重大的改革,是否能夠在成本和效益之間取得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會在氣溫過高時會發出暑熱警告,並呼籲工友休息。同樣地,賽馬會亦會在惡劣天氣下作出停賽決定。這是否反映了「做人衰過做牛做馬」?。目前,港交所在八號風球或以上、黑色暴雨警告以及極端情況下都有停市的安排。鑒於地理位置的考量,包括歐美、上海、新加坡和日本等主要股票市場相對較少受颱風影響,受影響的規模亦較小。雖然有部份前線業務人員可能希望繼續開市,因他們可以遠程辦公,但我們不能忽視其他需要親自前往辦公室工作的後勤人員。我們應該避免社會上一些冷漠的言論,不應該輕視他人的生命和安全。
或許有人會質疑,滬深兩地的證券交易所在惡劣天氣或疫情期間繼續運營,為什麼香港不能做到呢?事實上,兩地情況大相徑庭。內地的券商和銀行擁有更大的辦公空間,可以容納員工在惡劣天氣下留宿辦公,甚至曾出現在疫情期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能長期留在辦公室,無需外出。但在有限土地的香港,我們是否具備相應的條件呢?香港有否已研究為什麼內地可以實行這種政策的原因呢?我們不能天真地認為,僅靠遠程辦公軟件就能輕鬆控制辦公室的電腦設備。此外,資金提存等問題亦牽涉到銀行業的複雜問題,並不容易解決。
本會早前在電視訪問中呼籲政府應確保所有相關的配套支援措施,包括銀行、交通、電腦、信息技術和保險,必須擁有充足的應對方案。同時,本會亦請政府和港交所積極與業界進行充分溝通,以探索一個能夠在不給從業人員帶來額外成本的情況下實施的解決方案。
當考慮香港在惡劣天氣下繼續開市時,我們必須了解到對香港的投資者和證券商可能會帶來多方面影響。依照1997年5月證監會發佈的《適用於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註冊人或持牌人的管理、監督及內部監控指引》,我們對信貨風險、市場風險、資金流通性風險、運營風險等多個風險因素進行了綜合性評估,列舉如下:
惡劣天氣下維持港股運作重點關注事項
|
項目 |
問題 |
建議解決方案 |
其他需配合單位 |
|
惡劣天氣的定義 |
不同類型的惡劣天氣可能對市場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舉例來說,8號風球及10號風球之間的威力絶不一樣;水浸問題的影響;甚或會否包括其他極端天氣狀況,例如地震、海嘯或因豪雨而造成的低地淹水等。 |
|
各相關政府部門 |
|
惡劣天氣下開市安排–硬件配套 |
基礎建設評估:
交易所和結算所支援:
辦公室辦公和在家辦公:
|
|
|
|
法律法規挑戰 |
金融機構受到各種監管要求和義務的約束,但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面對履行這些義務時可能會面臨困難,例如需遵守報告結算、截止日期、風險管理協議和勞工保護法規。不遵守這些規定可能會為機構帶來法律和聲譽風險。 |
|
|
|
人員風險 |
當證券及銀行業員工需要上班,運輸業界人員也必須出勤。在颱風或其他極端天氣下,大廈玻璃可能破裂,甚至將物件吹到窗外。這樣的情況需要動員消防和警察等應急人員,並為其帶來自身風險,亦為醫護方面帶來額外壓力。由於一般保險不承保天災,一旦出現事故,責任誰屬?民眾自然對政府出現怨言,亦為政府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的其中要點是,為促進工作地點的安全及健康,以及提供及維持安全及健康的工作環境。對於惡劣天氣情況下,會否受到條例中的挑戰成疑問。 |
|
|
|
運作風險 |
即使在惡劣天氣情況下,並非所有員工都能實行遠程工作。這可能導致在緊急情況下無法及時通知所有部門的員工應對措施和應急程序。這增加了券商在營運操作中出現失誤的風險大幅上升,甚至出現營運損失。 |
|
|
|
交收延遲 |
由於現時仍然有券商需要員工通過插卡方式啟動系統處理交收結算,如未能解決這方面問題,將導致交收延遲及無法按時完成交收。 |
|
|
|
交易延遲和中斷 |
惡劣天氣情況,如颱風、暴雨等可能會導致交易延遲或中斷。這不僅會給投資者造成不便,同時也會對證券商的交易執行和報價系統帶來壓力。 |
|
|
|
券商帶來額外成本及黑客風險 |
公司必須為員工提供電腦、網路費用、電費、網絡中央電話錄音系統、網絡孖展批核及監控系統、網絡合規監控系統、網絡結算系統。這些系統系統都必須連結到互聯網,但存在黑客攻擊的風險,這些都是交易所及券商必須面對的問題。然而,原先的系統使用內聯網形式連結到交易所,大大減少了黑客攻擊的機會。 |
|
|
|
市場波動性增加 |
惡劣天氣可能會對市場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引起投資者的恐慌和焦慮,從而導致市場的波動性增加。這可能會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和證券商的交易活動造成困擾。 |
不宜在惡劣天氣下仍然開市。 |
|
|
市場流動性減少 |
當香港在惡劣天氣下開市時,可能會出現交通滯塞和市民活動減少的情況,這可能會導致市場的流動性降低。流動性的減少可能會使得證券交易變得困難,尤其對小型股票而言,更容易出現價格過度波動,可能觸發強制平倉,損害投資者利益。 |
|
|
|
資訊不對稱 |
在惡劣天氣下,市場資訊的傳遞可能會受到限制,可能會出現資訊不對稱的情況。這或會對投資者的決策能力和證券商的研究分析帶來困難,甚至可能引發操控市場的行為。 |
建議在惡劣天氣下,上市公司若需發佈特別通告或重大消息,應考慮全日停牌交易,以便市場有足夠時間接收及消化消息。 |
|
延長交易時間及更改香港公眾假期,以遷就鄰近地區的交易日子無助成交增加
有消息指出,政府為延長交易時間及日數,正進行取消香港特定長假期的研究,以使其與附近市場保持一致,本會對此反對。首先,關於交易時間,我們為什麼不考慮效仿內地在下午3時收市?我們還需要思考,延長交易時間是否會鼓勵投資者額外投入資金?情況就像若市民的就餐時間增加,他們就會多吃一餐飯嗎?同樣地,延長交易時間是否會增加交易所和券商的成本?「磨爛蓆」並不明智。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保留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獨特優勢是至關重要的。
進一步往前看,以滬倫通和美國ADR預托證券為例,是否意味著英美兩國市場也要遷就內地市場嗎?這似乎是一個不太切實際的情況。這些改動可能對各行各業和廣泛的人群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會牽涉到重大的勞工及福利改動。取消復活節、佛誕、重陽節、聖誕節等節假日可能對航空業、旅遊業、飲食業、零售業等各行各業造成重大沖擊。因此,政府應充分考慮到各行業的需求和民眾的權益。
最後,本會再次敦促政府應謹慎考慮在充分完善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才實施在惡劣天氣下開市的措施,同時無需延長交易時間或更改香港的公眾假期,藉以增加交易日子,及改善股市成交情況。
敬祝
政安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
會長
陳志華 謹啟
二零二三年十月十一日
本會於2023年10月18日舉行的持續培訓課程(CPT),有關政府及港交所將探討市場在惡劣天氣下繼續運作的安排,以Zoom形式向會員進行即時民意調查。有七成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