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5日於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就證監會於2005年11月發出的《完善市場精明投資⎯⎯香港的衍生權證市場報告》的意見
刊登日期: 2006-01-04
立法會CB(1)661/05-06(01)號文件
LC Paper No. CB(1)661/05-06(01)
對《香港的衍生權證市場報告》文件的意見
政府和有關當局對窩輪市場的關注,職工會表示歡迎,證監會於11 月發表的《香港的衍生權證市場報告》,內容所涉及的問題並不全面,接觸層面也不夠廣泛,據聞報告內容主要是採集兩大既得利益集團,港交所和發行商的綜合意見,對公眾、投資者、業界、學者的訴求和意見,並沒有作出回應,內容的觀點明顯傾斜,怪不得傳媒和學者都批評該報告『雷聲大、雨點小』,對窩輪根本問題避而不談,只反覆提及衍生工具的複雜性,恐怕過份監管,香港失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又擔心成交減少,不能做市場一哥。報告完全忽略如何保護投資者的資金,漠視投資者在窩輪市場的損失,如何加強發行商的監控卻隻字不提,內容只談片面問題,總體而言報告令職工會失望。
對報告內容主要提及的 6 點建議:1)流通量提供者,2)增發及相同權證的發行,3)佣金回扣,4)推銷指引,5)淺白語言,6)投資者教育,本會對當中五項表示贊同,但對第2 項,增發及相同權證的發行,則有意見。
增發制度存在不公平和有極大風險
職工會一直認為增發制度根本存在不公平和有極大風險。
對發行商方面的監控
除此以外,證監會也忽略了對發行的加強監控:
據傳媒報導,股神畢菲特曾公開表示『衍生工具有如計時炸彈,巨大的信貸風險集中為數甚少的衍生工具交易商手上,衍生工具市場監管薄弱,令衍生工具有如洪水猛獸,應避而遠之』。去年底,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在《觀點》中直言對窩輪這項衍生工具對股市潛在影響感到擔心,提及『金融工具種類繁多且滲入金融體系的不同環節,而先進的衍生工具,令金融市場的運作變化更難捉摸,理論上衍生工具有穩定市場的作用,但這些作用往往並不明顯,衍生工具反而變成有點喧賓奪主,對股市潛在影響感到擔心』。兩者的言論,值得香港有關當局參考,並在進行檢討窩輪市場發展時作出反思。
香港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
2006 年1 月4 日
LC Paper No. CB(1)661/05-06(01)
對《香港的衍生權證市場報告》文件的意見
政府和有關當局對窩輪市場的關注,職工會表示歡迎,證監會於11 月發表的《香港的衍生權證市場報告》,內容所涉及的問題並不全面,接觸層面也不夠廣泛,據聞報告內容主要是採集兩大既得利益集團,港交所和發行商的綜合意見,對公眾、投資者、業界、學者的訴求和意見,並沒有作出回應,內容的觀點明顯傾斜,怪不得傳媒和學者都批評該報告『雷聲大、雨點小』,對窩輪根本問題避而不談,只反覆提及衍生工具的複雜性,恐怕過份監管,香港失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又擔心成交減少,不能做市場一哥。報告完全忽略如何保護投資者的資金,漠視投資者在窩輪市場的損失,如何加強發行商的監控卻隻字不提,內容只談片面問題,總體而言報告令職工會失望。
對報告內容主要提及的 6 點建議:1)流通量提供者,2)增發及相同權證的發行,3)佣金回扣,4)推銷指引,5)淺白語言,6)投資者教育,本會對當中五項表示贊同,但對第2 項,增發及相同權證的發行,則有意見。
增發制度存在不公平和有極大風險
職工會一直認為增發制度根本存在不公平和有極大風險。
- 理論上,現時的增發機制,發行商可以在沒有對沖下,可在某隻窩輪身上作出無限量發行,總街貨量和市值可以大過正股,如股票走勢一面倒,風險可算無限大。
- 市場價格應由市場自由調節才算公平,如價格偏離,自然有投資者放出手上窩輪,也不會有人願意貴價入貨,承接力也會減少,價格自然下調,容易出現『挾倉』的言論全屬歪理。增發令投資者處於更不公平位置。
- 現時投資者不能在窩輪市場進行沽空活動,存在不公平遊戲規則,定立公平的拋空制度可防止挾倉,又更公平,何須一定要由發行商增發?
對發行商方面的監控
除此以外,證監會也忽略了對發行的加強監控:
- 現時的窩輪發行商,大都是外資商人銀行,在『一業兩管』的制度下,發行商正式由那個機構監管?金管局?證監會?如發行商出事,何機構要負責任?
- 發行商必須擁有超過20 億港元的資產淨值,但並不代表資產或流動資金已足夠,理論上,窩輪的無限發行量令其市值隨時超過20 億元,在發行商存在倒閉的風險下,證監會如何監控此風險?有否制定發行商的---流動資金?業務操守守則?相連或相關公司活動?財政資源申報表?怎樣應付或然負債?
- 發行商有否進行對沖?或只是與投資者對賭?公眾如何得知?證監會有沒有資料得知?能否向外公佈?透明度是否足夠?
據傳媒報導,股神畢菲特曾公開表示『衍生工具有如計時炸彈,巨大的信貸風險集中為數甚少的衍生工具交易商手上,衍生工具市場監管薄弱,令衍生工具有如洪水猛獸,應避而遠之』。去年底,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在《觀點》中直言對窩輪這項衍生工具對股市潛在影響感到擔心,提及『金融工具種類繁多且滲入金融體系的不同環節,而先進的衍生工具,令金融市場的運作變化更難捉摸,理論上衍生工具有穩定市場的作用,但這些作用往往並不明顯,衍生工具反而變成有點喧賓奪主,對股市潛在影響感到擔心』。兩者的言論,值得香港有關當局參考,並在進行檢討窩輪市場發展時作出反思。
香港證券及期貨業職工會
2006 年1 月4 日
最新行業政策倡議
支持《職工會條例》修訂 鞏固國安根基
2025-04-24
回應證監會有關在香港實施無紙證券市場後某些費用的建議限額的諮詢文件
2025-04-23
有關建議修訂《證券及期貨(在證券市場上市)規則》的諮詢文件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