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港交所讨论文件: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的结算週期
刊登日期: 2025-08-05
香港中环康乐广场 8 号 | 电邮递交 |
交易广场二期 8 楼 | response@hkex.com.hk |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 |
致: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回应港交所讨论文件: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的结算週期
本会原则上支持T+1结算週期方向,利大于弊,可降低风险、资金更有效率和国际接轨。但仍需对每一点谨慎平衡解决关键挑战。
问题1: 您认为采用T+1 结算週期会如何影响香港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请说明理由。
回应1: 缩短结算週期至 T+1 可以降低市场风险,提升资本效率,及与全球市场接轨。这将可能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本会支持探索 T+1 结算週期,因为这能促进市场效率并提升香港的竞争地位。
- 与全球88%主要市场(美、印、欧等)结算周期同步,提升跨境资金效率,吸引国际资本。
- 降低对手方风险和保证金需求,增强市场稳定性。
挑战方面:
- 时区劣势:香港为全球最早开市的T+1市场(GMT+8),欧美投资者需隔夜处理交易,可能增加操作风险与成本。
- 外汇错配:外汇市场多为T+2结算,国际投资者需提前安排货币兑换,增加资金成本。
本会建议,港交所牵头协调跨时区结算流程,并与金管局合作推动外汇平台提供T+1服务,缓解时差压力。另外延长T日指令截止时间。
问题2: 您认为实施T+1 对香港市场的长期流动性和风险管理以及全球市场各主要交易所的结算週期保持一致是否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回应2: 本会认为T+1 结算将使香港更符合国际标准,可能提升流动性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但也需要考虑不同时区投资者的挑战。本会支持 T+1 的推行,建议同时加强市场基建及流程自动化,以便适应新的结算时间框架。
- 风险管理显着优化:
- 未结算敞口时间缩短,降低对手方风险。
- 香港现有高结算效率为转型奠定基础。
- 流动性短期承压:
- 机构需重组跨市场套利策略(如T+1买入/T+2卖出产生的隔夜资金缺口)。
- 全球协同机遇:
- 与中概股(美T+1)、A股(T+0/T+1)协同增强,但需优先协调港股通结算规则(现为T+2)。
本会建议,分阶段实施,首阶段聚焦港股通与内地结算机制对接,避免跨境结算摩擦。
问题3: 印度和美国/美洲最近转向T+1,欧洲市场也在讨论过渡安排,对贵公司有何影响?
回应3: 本会认为这些市场的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运营和技术调整方面。应密切关注这些市场的实施效果,并从中学习以减少转型风险。
- 负面影响:
- 跨市场资金压力:在T+2市场(如澳洲)卖出、T+1市场(香港)买入,产生隔夜融资需求。
- 运营成本上升:中小会员需增聘夜间人力或投资自动化系统(预估目前额外成本20%)。
- 可借鉴经验:
- 美国"Match-t-Instruct"平台集中处理交易分配,缩短确认时间(T+1后确认率上升)。
本会建议,港交所建立统一结算指令平台,降低会员合规成本,并提供技术升级补贴。
问题4: 印度和美国/美洲最近转向T+1,欧洲市场也在讨论过渡安排,对贵公司而言可有任何可借鉴之处?请说明理由。
回应4: 本会认为,自动化和流程优化是成功的关键,香港可考虑类似的技术升级。推行先进的自动化系统,确保交易流程的顺畅和高效。不过,需留意不同市场的经历。
本会建议,避免「一刀切」,为国际投资者设计时区缓衝机制(如延长T日指令截止时间2小时)
问题5: 您对上述有关香港市场考虑转向T+1 的具体考虑因素可有任何看法?
回应5: 本会认为,需要考虑全球投资者的参与及香港的地理位置和时区差异。建议进行深入的投资者影响评估,确保任何转变不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支持转型,但三大领域需完善:
- ETP(交易所交易产品Exchange Traded Products)生态:
服务代理人模式的多边协调效率低,申赎流程需与二级市场T+1同步。
- 证券借贷:
开放合约的「收回通知期」需从现T+2缩短至T+1(例如24小时内)。
- 无纸化整合:
2026年无纸化实施需兼容T+1,简化非CCASS股份存入流程。
- 其他未被充分讨论的风险
本会建议,中小交易所参与者系统升级成本高企,港交所应设立T+1转型补偿基金。
问题6: 本文件可有任何与香港T+1 有关的考虑因素或问题并未提及而您希望相关评估能涵盖在内?
回应6: 本会认为,可能需要进一步考虑技术基础设施的准备和市场参与者的培训需求。建议进一步的市场调查和技术准备,以确保市场平稳过渡。本会提请关注三大盲点:
- 港股通协同缺口:
北向资金占港股成交23%,若香港T+1但A股维持T+0/T+1,将加剧结算错位。
- 极端市况应急机制:
T+1下单日处理窗口缩短,需明确突然事件/黑天鹅事件休市时的结算延展规则。
- 散户合规风险:
现金帐户投资者T日卖股后T+1买入,提供过渡期及可能触发「未结算交易」违规,需修订相关规则。
本会建议,将跨境结算协调、灾备条款纳入过渡计划,并开展散户教育。
如对此信函有任何查询,欢迎随时与本人(电话: /电邮: )或理事马增杰先生(电话:/电邮: )联络。
敬祝
安康
【签署及印章】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
会长
陈志华 敬上
2025年8月5日
最新行业政策倡议
回应2025年施政报告公众咨询|香港财金市场改革: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政策建议
2025-08-05
关于有关规管虚拟资产託管服务的立法建议的公众咨询意见
2025-08-05
关于有关虚拟资产交易监管立法提案的公众咨询意见
2025-08-05